內蒙古│30%裝配式,呼倫貝爾市印發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
發布時間:2022-02-16 13:52:09 | 瀏覽次數: |
點擊藍字 泰華遠大 做最精心的裝配式建筑企業,成就精彩員工夢想。 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呼政辦發〔2022〕5號 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2022年第一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2月9日???????? 內容摘要:2022年裝配式建筑占比力爭達到15%,以后逐年提高,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力爭達到30%。2023年起,新建裝配式建筑要全面實行裝配式全裝修,到2025年,呼倫貝爾市中心城區商品房裝配式裝修率力爭達到30%以上,旗市商品房裝配式裝修率力爭達到15%以上。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全文如下 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市建筑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建筑工業化帶動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建標規〔2020〕8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21〕21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21〕41號)等精神,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目標 (一)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保障性住房、辦公樓、醫院、學校、科技館、體育館等各類民用建筑應用裝配式鋼結構,引導開發商建設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對旅游景區、園林景觀、自駕游客棧及度假區等區域的新建建筑,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裝配式木結構。2022年裝配式建筑占比力爭達到15%,以后逐年提高,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力爭達到30%。2023年起,新建裝配式建筑要全面實行裝配式全裝修,到2025年,呼倫貝爾市中心城區商品房裝配式裝修率力爭達到30%以上,旗市商品房裝配式裝修率力爭達到15%以上。 (二)推進綠色建筑發展。自2022年起,全市城鎮總體規劃區內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內蒙古自治區民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條例》確定的“四類”民用建筑按照一星級以上(含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呼倫貝爾市中心城河東新區、河西新區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一星級以上(含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2025年,星級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突破30%。“四類”民用建筑包括: 1.國家機關辦公建筑、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資的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公益性建筑; 2.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 3.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 4.城市新建區、綠色生態城區的民用建筑。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 1.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鼓勵設計單位提供全過程咨詢服務,推行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建筑師負責制。優化項目前期技術策劃方案,保障生產、施工、運營維護各方的前置參與,統籌開展項目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引導建設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單位以建筑最終產品和綜合效益為目標,推進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享、系統集成和聯動發力。(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旗市區政府) 2.充分運用數字化設計。積極采用BIM正向設計,通過數字化設計手段推進建筑、結構、設備管線、裝修等多專業一體化集成設計,提高建筑整體性,避免二次拆分設計,確保設計深度符合生產和施工要求,發揮新型建筑工業化系統集成綜合優勢。2023年起,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或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技術復雜、管理協同要求高、國有資金投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項目,全部采用BIM技術。(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各旗市區政府) 3.加強建筑風貌管控。強化設計方案技術論證,落實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標準化設計、工業化建造與建筑風貌有機統一的建筑設計要求。進一步完善城市設計技術導則,單體建筑設計方案在形體、色彩、體量、高度等方面適應城市設計風格,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在建筑設計方案審查階段,加強對新建項目設計的論證,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時期建筑方針,嚴格控制建設超高層建筑,避免貪大、媚洋、求怪等亂象,防止建筑風貌千篇一律。(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各旗市區政府) (二)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 1.推動部品部件標準化集成化。大力推廣裝配式裝修,提高整體衛浴、集成廚房、整體門窗等建筑部品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標準化、系列化的建筑部品部件供應體系。(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各旗市區政府) 2.促進產能供需平衡。綜合考慮部品部件運輸和服務半徑,引導產能合理布局,加強市場信息監測,定期發布部品部件產能供需和價格情況,提高產能利用率。積極推動我市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生產基地發展,確保產能均衡分布,避免惡性競爭。(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各旗市區政府) (三)推廣智慧化精益化建造。 1.著力發展智能建造技術。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新型建筑全生命周期一體化集成應用。積極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建筑業企業合力搭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共同建立BIM技術標準化部品部件數據庫,逐步實現設計、采購、生產、建造、交付、運行維護等階段的信息交互共享。推動智能光伏應用示范,促進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應用。開展生產裝備、施工設備的智能化升級行動,鼓勵應用建筑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智能移動終端等智能設備。(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各旗市區政府) 2.積極應用精益化施工方式。完善與新型建筑工業化相適應的精益化施工組織方式,實行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與主體結構、機電設備協同施工,發揮結構與裝修穿插施工優勢,提高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部品部件進場、施工安裝、節點連接灌漿、密封防水等關鍵部位和工序質量安全管控,強化對施工管理人員和一線作業人員的質量安全技術交底。加強全過程組織管理和技術優化集成,建立全過程追溯機制。通過信息化手段監測并管控施工現場揚塵、噪聲、光、污水、有害氣體、固體廢物。2022年起,有毒有害廢棄物100%回收,每萬平方米現澆混凝土結構建筑垃圾產生量不大于300噸,每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垃圾產生量不大于200噸。(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各旗市區政府) (四)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 1.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完善鋼結構建筑防火、防腐、隔音等性能與技術措施,加大熱軋H型鋼、耐候鋼和耐火鋼應用,推動鋼結構建筑關鍵技術和相關產業全面發展。完善適用于不同建筑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的集成應用。堅持先橫向后豎向的原則,先推廣應用“三板”(預制內隔墻板、預制樓梯板、預制疊合樓板),探索混凝土現澆與裝配式協同配合的質量與效益最佳契合點。允許按照項目整體測算裝配率,同一個項目不同單體建筑之間可以調劑裝配率指標。(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農牧局,各旗市區政府) 2.大幅提升裝配式裝修比例。裝配式建筑、星級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應當全部實施裝配式裝修,積極發展成品住宅,倡導菜單式全裝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推進裝配式裝修與建筑、結構、機電等專業的一體化設計。完善設計選型標準,推廣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方法。推廣管線分離、集成化模塊化技術,提高裝修品質,降低運行維護成本。(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旗市區政府) (五)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1.促進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劃、設計、施工的全過程。全市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動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5萬平方米以上居住小區以及綠色生態城區、重點功能區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呼倫貝爾市中心城河東新區、河西新區新建民用建筑要全部按照一星級以上(含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積極創建綠色生態小區,綠色生態城區。綜合考慮節能減排、安全耐久、易于建造等因素選擇建筑形體、材料和結構體系。充分運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風,降低建筑能耗。合理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余熱資源。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中應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項目占比要達到30%。(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旗市區政府) 2.加大綠色建材應用力度。發展安全健康、環境友好、性能優良的新型建材,推進綠色建材認證和推廣應用,推動裝配式建筑率先采用綠色建材,逐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落實“四節一環保”要求,推廣使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最大限度節能降耗。優先選用獲得綠色建材認證標識的建筑產品,合理選用可再循環、再利用材料和以廢棄物為原料生產的建材。積極引導企業利用工業固廢生產綠色建材。(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各旗市區政府) 3.穩步發展“被動式”建筑。加強我市被動式建筑方案設計、熱工設計、暖通設計等方面的探索,大力推廣保溫結構一體化技術,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空氣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將“設計節能”轉變為“實際節能”,積極開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2025年,全市城鎮全面推行超低能耗建設標準。2030年,城鎮新建建筑中近零能耗建筑占比力爭達到10%以上。(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旗市區政府) (六)創新組織管理模式。 1.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促進設計、生產、施工深度融合。引導骨干企業提高項目管理、技術創新和資源配置能力,培育具有綜合管理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落實工程總承包單位的主體責任,保障工程總承包單位的合法權益。到2025年,力爭培育4家以上具有獨立工程總承包綜合管理能力的骨干企業,工程總承包配套政策基本健全,工程總承包市場基本成熟。(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旗市區政府) 2.加快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大力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滿足委托方多樣化需求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培育3家及以上實力強、業績優、信譽好的具備勘察、設計、監理、造價咨詢、招標代理、工程項目管理等業務能力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2022年起,政府投資項目和國有企業投資項目率先推行工程建設全過程咨詢。(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旗市區政府) 3.完善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加強預制構件質量管理,建立監理企業駐廠監造制度,實行全過程質量責任追溯。建立新型建筑預制構件產品質量監管長效機制。探索工程保險制度,建立完善工程質量保險和擔保制度,通過風險事故預防和費率調節機制幫助企業加強風險管控,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將住宅綠色性能和全裝修質量相關指標納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科學調整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工程造價標準。(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旗市區政府) (七)強化科技支撐,加快專業人才培育。 1.加大科技研發力度。鼓勵骨干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聯合建立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企業組建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地,大力支持BIM底層平臺軟件的研發,支持鋼結構建筑圍護體系、材料性能、連接工藝等方面的聯合攻關,支持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灌漿質量檢測和高效連接技術研發,鼓勵建筑機器人等智能建造產品技術研發。推動建筑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創新發展。支持符合BIM技術一體化設計應用平臺項目、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項目及部品部件生產基地等申請國家和自治區科技創新引導獎勵資金。(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各旗市區政府) 2.培育新型建筑產業人才隊伍。通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組織職業技能大賽等方式,規范和引導各類建筑業企業加大建筑工人培訓力度,壯大產業工人隊伍,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給。支持高校對接建筑行業發展新需求、新業態、新技術,開設相關課程,建立產學研基地。大力推行現代學徒制,重點培育BIM技術應用、裝配式建筑施工、裝配式裝修施工等技能人才,加強傳統建筑工匠培育,支持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長、組長組建專業作業隊伍。引導建筑企業將薪酬與建筑工人技能等級掛鉤,健全工程建設領域保障薪酬支付長效機制。(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旗市區政府) 三、政策支持 (一)加強土地財稅政策支持。將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園區)納入自治區重點示范園區范圍,享受新型工業化示范園區相關政策。鼓勵企業申報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基地,按照工業用地政策提供用地支持。支持各旗市區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容積率獎勵政策。符合條件的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按規定享受有關稅費優惠政策。新型墻體材料目錄內的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可按照規定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稅務局,各旗市區政府) (二)加大行業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施工企業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和監測,在重污染天氣期間,裝配式建筑等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在非土石方作業的施工環節可以不停工。建立建筑垃圾排放限額標準,開展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公示,鼓勵各旗市區對施工現場達到建筑垃圾減量化要求的施工企業給予獎勵。優先推薦裝配式建筑和星級綠色建筑項目申報魯班獎、草原杯等獎勵。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項目在招標文件中要明確把裝配式建筑和星級綠色建筑要求作為實質性內容。鼓勵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組建聯合體,承攬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項目。允許采用裝配式建筑的房地產項目在土建施工至正負零即可辦理預售許可。大力支持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參與綠色建筑創新獎評選。(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各旗市區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各旗市區市人民政府是推進本行政區域新型建筑工業化的責任主體,要把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發展作為落實能耗雙控的重要途徑,加大推動力度。要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范圍。(責任單位:各旗市區政府) (二)加強重點指標管控。2022年起,呼倫貝爾市中心城區在建設用地規劃條件、項目立項審批和工程規劃設計時應明確裝配式建筑、星級綠色建筑、被動式建筑、裝配式裝修建筑的比例。(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海拉爾區政府、鄂溫克旗政府) (三)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023年起,呼倫貝爾市中心城區國有資金參與投資建設的公共建筑要帶頭按照裝配式建筑和星級綠色建筑的標準建設,鼓勵支持社會投資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住建局,海拉爾區政府、鄂溫克旗政府) 上下滑動閱讀全文 來源: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官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聯系電話 : 18875651811 業務部門:市場銷售中心 |
上一篇:寧夏│15%裝配式,2022年寧夏全區住房城鄉建設工作要點 全文印發 下一篇: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